圖片由:曇花正開提供
您還可以另行選擇我們的三峽豪華游船:全程含中西式自助餐,所有客房均采用國際五星級酒店標準配置床上用品和衛浴用品,且船上豐富多彩的娛樂設施及主題活動,讓您的三峽之旅更加夢幻。
門票很便宜,只要幾塊錢,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這幾年重新修建了大門口。綠化建筑都挺美的。
位于忠縣城西長江北岸,是明崇禎三年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廟。
忠縣白公祠位于忠縣城西長江北岸,現占地24畝,系明崇禎三年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廟。
冬天早晨的白公祠格外清新,帶點淡淡的薄霧,陽光照應在古建築上,剎那間仿佛置身世外……
白公祠位于重慶忠縣白公街道城西方向長江沿岸,是為紀念中國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它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旅游景點。
這里還不錯,風景還可以。很安靜,本地人有優惠,可以帶孩子了解歷史!個人覺得值得!
園內建有洗墨池,白公銅像,東西兩側用花墻隔開,地勢東高西低,南面房舍依坡而建,為船樓建筑,其中白居易生平展覽室陳列著白居易的譜系、生活紀年,到忠州為官時的各項政績,醉吟閣為四柱三層樓,游人到此可賃欄遠眺,這是一座結構復雜的亭閣,16根圓柱承托1個主樓和4個門樓,可供游人進出,登高望遠。
白公祠位于重慶忠縣白公街道城西方向長江沿岸,是為紀念中國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它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是長江沿岸著名的旅游景點。它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始建于明崇禎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擴建。
忠縣白公祠系明崇禎三年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廟。門票30元。因紀念曾任忠州刺史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該祠始建于明崇禎三年,后毀于大火,民國年間重修。參觀完室內博物館,再在室外走走,也是挺不錯的選擇。長臺階走完就是紀念白居易這位香山居士。這裡已接近白公祠的最高點,附近有一大片寫滿白居易先生詩作的山牆,另一邊則通往幾座紀念廟堂,分別是紀念秦良玉、關羽,還有巴王廟和老君廟。公元818年,詩人白居易被貶任忠州刺史,因為他有開明的政治態度,在他的詩文中尖銳地揭露和抨擊官僚因而遭到打擊和排斥,被貶任忠州刺史。在忠州任職期間,關心普通老百姓,帶動忠州人民開山修路,植樹種花,與民同苦樂。在忠州任職期間,他寫下百多首對當時和后世都很有影響的佳作。忠州人民崇敬他,把他同劉晏、陸贄、李吉甫并稱為四賢,在宋代修建了四賢閣以作紀念。明崇禎三年,忠州知州馬易從敬重白居易,深知白居易在忠州為官時深受民眾愛戴,遂倡議建祠祭祀,就這樣誅茅辟,日督匠作從事,秋盡成堂三楹及醉吟閣兩掖樓,繼而擴大建筑。馬易從在倡建白公祠時曾期望后之君子,從而恢拓之,與巴山蜀水共長也。清道光十年,擴建白公祠。整個白公祠綠意盎然,庭園設計保留了相當大部分植被,像一個碧綠公園。白園,巧妙地嵌入了白公的名和號。門聯“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這是白公逝世時唐宣宗所作挽詩中的兩句。大門口高臺上一對沖天石柱,柱前兩支長達2米多,仿魏晉時代出土的大辟邪,看起來相當有氣勢。這些柱子可都是有講究的,前面較高的這種是當時大戶人家門前的,腰身為元寶,頭頂是“火龍果”,寓意為招財進寶、日進斗金。
畢業旅行來到了湖北宜昌,從上預訂的兩峽一壩游覽票。全天的旅途非常愉快,散客拼團,導游大燕熱情開朗,很細心地照顧到每一位旅客,對各個景點的講解也條理清晰。午飯吃的圓桌飯,有當地特色肥魚和土雞湯,吃得很飽??傊軡M意的一次旅行!